
十月的蒙城,已經進入了最美的秋季,姹紫嫣紅,是真的有!在這個由夏入秋的時節,卻無暇賞景,全力投入到“小升初”的升學考試中。
時至今日,各中學的小升初考試已偃旗息鼓,落下了帷幕。而剛剛到蒙城才一年的女兒,經過數月歡迎班的補習,就匆匆上了考場,為自己的“中學在哪里”而戰。
小升初是場馬拉松,足足從夏末考到了秋初。記憶中的第一場考試,還穿著短袖,最后一場已經乍暖還寒,裹上了薄羽絨服,秋風瑟瑟的早晨,在學校門口排長隊等著進考場。每到周末就趕考的日子,總算結束了。想不到在國內都不用拼搏小升初,跑到異國他鄉上戰場來了,還是用法語。
好在這N多場考試,小朋友是主力,老母親退居二線,只負責焦慮和做好幕后推手,推娃比自推舒服的多。
在考試開始前,關于小升初的一切,除了去年剛來時,稀里糊涂的看了幾所中學的開放日,其它幾乎為零。好在來到蒙城后,沒有不用摸索就能干起來的事兒,對未知已經習慣,慢慢了解,到目前算略知一二。
蒙城的小升初,是指小學升中學(Secondary School/High School)的入學考試,當地人稱為 “中考”。這是本地學生在整個學生時代,唯一的一次通過現場考試來申請學校。上了中學后是連讀五年,中間不再有擇校考試。中學畢業前申請CEGEP,以及CEGEP申請大學,都是通過遞交資料完成申請。所以華人也戲稱“小升初”相當于國內的高考,一下子決定了未來的五年。
如果在中學階段準備上劃片的公校,就不用參加考試。大部分私校需要通過考試擇優錄取,包括法語私立,英語私立,還有少部分比較好的公校。這些好的公校,因為學費免費的優勢,往往比優質私校競爭更激烈,也是老移民孩子的主戰場。
部分好的私校不光有中學部,也有小學部。如果在本校上小學,基本上可以直升進入本校中學的,具體看各校的規定。
那么大家就會想,讓孩子讀這種有中學可以直升的小學多好,避開小升初的競爭,國內也有這個套路。于是開始紛紛申請插班考試,既參加目標小學單獨組織的招生,準備入讀/轉學。這么想的家長多了,使得這類名校配套的小學,插班考試也變得越來越難。插班考是補充同年級空余的學位,名額通常很少,而報名者眾多。
朋友的孩子一連參加了幾次同一所學校的插班考,都沒有成功,最后還是沒能躲過中考這一刀。好在中考很順利,考進了這所心儀的學校。可見中考相對于插班考試來說,還是名額充裕,機會大一些。
想上好學校在哪兒都沒有捷徑,還是老老實實準備考試吧。
只要有考試,整個學習的節奏就會不一樣。孩子在國內一直都是頂著素質教育,除了偶爾上上奧數班受下小折磨,其他方面都沒有操練過,更不用提刷題和應試了。人生的第一場硬仗,就這么悄然而至。
五年級結束后的這個夏天,在距離中考還有三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上華人的“中考沖刺班”,聽著特別耳熟哈。國內的老人獲知后都笑了,這是傳說中國外的教育環境?這么小的孩子去沖刺?太接地氣兒了。
在之后的夏天和秋初,小朋友都是在補習班度過的,上課、刷題、刷題、上課。。。其間還保持著和國內同學的聯系,看著他們一如往常的小歡喜,而自己已被套牢,也不時抱怨一下為什么不帶她早點來上學,搞得這么緊張。是啊,有道理,不過想想,再早來的話為娘我還沒有準備好,應該說至今都沒有準備好,還是你緊張吧。為了安撫她,也假裝描繪下中考結束后輕松愉快的生活,給她減減壓。
“天黑時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沒有追求和付出哪來的成功”
不用總覺得孩子小,他們是可以經受挑戰的。走過這一戰,一路學到的或者說收獲的,遠比一個好學校更多,也更大。回首備考的日子,還是很感謝中考這一劫,讓孩子懂得了No Pain No Gain,說一千遍不如付諸實踐。就像高考之于我們的意義,除了目標大學,還有那拼搏成長和難忘的一年。
關于中考的時間點
大事件的時間點很重要,涉及到家庭的時間計劃和倒排期,最好劃個時間軸理清思路。
中考是在一上六年級的九月份,從九月中下旬開始持續到十月中旬,并不是通常以為的上完六年級。因為私校都是提前一年招生,然后陸續發放下一年的錄取通知書(Offer),所以有一個比較長的招生周期。熱門學校很快會招滿,普通私校往往要招一年,所以統一的入學考試是在中學一年級入讀的前一年。
這么算來,對于在國內讀完四年級,來蒙城上五年級的小朋友,是最挑(ku)戰(bi)的。
如果來上六年級,剛來一個月就是中考,完美錯過,時光不能倒流,也了無遺憾。如果來上的是四年級,就有兩年的時間補語言,順利的話五年級還有機會獲取正常班的成績單,對于報考會非常有利,可以從容應對。
而來上五年級,恭喜你,中彩了,一年后就要和當地中外老生一起,坐在同一考場。而且,由于戴著“歡迎班在讀”或者“剛出歡迎班”的帽子,學校在錄取時往往會單獨看待,默認該考生來蒙城不久,語言能力還較弱,錄取需謹慎。如果你還是五年級男生,恭喜你,中了頭彩,相比于女生,可報考的學校又少了那么幾所在當地還不錯的女校,要格外加油。
這種艱難的局面,也是在報考的過程中,慢慢才體會到的。
開始并沒有把困難想的這么大,也是因為聽到很多關于歡迎班的學生,考上牛校的故事,心想不奢望牛校,考上哪所都是勝利,但那真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有的是讀了兩年歡迎班,語言基礎會好一些。當然,樂觀還是需要的,戰線很長,要保持好笑容。
后來想想,其實一切都很合理。
熱門學校各種好,有顏值高的,有成績好的,有培養全面的。。。本地長大的全才們還趨之若鶩,而他們論語言,論成績單都不弱,家里種族還多樣化,咱新來的娃只能夾縫中求生存。就像孩子所在的小學,一些名校幾乎整班去報考,而錄取名額是有限的,歡迎班的考生自然競爭力弱,這個形式下只有更努力,再加上點兒好運氣。
認清形勢后,埋頭干吧,雖然能提升的只有現場筆試這個環節,因為中考的較量是學校綜合評估的結果,不是一場筆試就能解決的。
關于中考的環節
首先是現場筆試。這部分成績是最容易提升的,也是各中考沖刺班刷題提分的重點,但筆試成績只是決定是否被錄取的一部分因素,各校都有自己的錄取規則和打分公式,總體說來就是綜合考量。
其次是平時成績。平時成績是指四年級和五年級在正常班(regular class)的成績單(report card),一般學校都要求提供,在學校的網站上就可以自行打印,厚厚的一大摞,有各科各學期大大小小的成績,很直觀。
這個“平時成績”,就是歡迎班小朋友迎考最大的痛,因為。。。沒有成績單!
歡迎班的學生因為在最初的一兩年都要補語言,不能到平行年級的正常班上課,也就沒有正常班的考試成績。報考中學的時候,此部分為空白。。。。。。如果能提供至少一年的成績單,也還好,比如四年級在歡迎班,五年級回到正常班,有了一年的成績,六年級初報考就會有底氣的多。但我們就偏偏屬于連一個學期的成績都提供不了的最受影響的那一小撮。
偏偏很多學校又很重視學生長期的學習表現,要綜合評估考生在過去的兩年中,學習的總體水平和在本校處于的位置。這一項的缺失,也意味著失去很多錄取機會,一種是不接受考生報考,另一種是即使允許報考,錄取的希望也很渺茫,優先級排在最后。
所以,現場的筆試只占一部分成績/因素。筆試以后,學校會給家長發錄取結果的郵件,一般是三種,Accept、Waiting和Refuse,不會給出具體考試成績,這其實是學校研究了孩子的檔案,結合各項表現做出的決定(Decision)。
這套錄取規則,是不光重視現場考試的結果,也要分析孩子日常的學業表現。所以,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維護好自己的Report Card(成績單)格外重要,不管后續升學考還是插班考,它都會一直跟著你,不能指望臨時抱佛腳的突擊式學習,沖擊名校要有長期穩定優秀的成績。
經過一輪的篩選,能報考并有希望錄取的學校又少了那么許多。還沒有開考,已經處于下風,加上本來實力也不雄厚,使錄取變得很不確定,只能靠廣撒網來增加錄取機會,有棗沒棗都打一桿子。
想想真折騰,考個中學而已,又要筆試又要平時成績,還得挨門挨戶的遞交申請材料,原以為只有報考國外的大學才會這樣。這還不算完,有的學校還有面試環節,趕上了也得抖擻精神,再下一城。面試成績一般是打出分數后折算到總成績中,學校在這個環節可以考察孩子的語言運用,現場反應以及整體精神面貌。
而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至少都是20+的年齡,也只是找工作,而她們提前了差不多十年,還是在重要的升學考試中,真心不易。不過娃們好像沒有家長們以為的那么緊張,也是大人想多了,一個個都歡天喜地的從面試的房間里出來,反正就是和老師聊聊天嘛,實在聽不懂,微微一笑求Pardon,現在的孩子內心很強大。
不管如何倉促,參加小升初的考試,對于新移民初來乍到的孩子,都是一次最好的擇校機會。各校招生名額多,錄取機會大。具備條件要上,不具備條件也要上。如果錯過中考或者沒有拿到理想的Offer,就只能后面再參加各校的插班考了,但受限于空余學位,有可能很難。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3-28 14: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5-10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5-13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5-23 10:00~17: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